這趟旅程我最期待的其實是這一站,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 俄羅斯對我來說是遙遠又不熟悉的國度,以前俄羅斯同事一直跟我強力推薦聖彼得堡的壯觀讓我非常期待。

在經歷了一個多小時漫長的入關過程,終於踏上了俄羅斯國土開始我們的第一個行程: 彼得保羅大教堂(Peter and Paul Cathedral)。

 

彼得保羅大教堂(Peter and Paul Cathedral)前方廣場

彼得保羅大教堂位於彼得保羅要塞上Peter and Paul Fortress,這要塞是彼得大帝於1712年為了防止瑞典攻擊而下令建設的,是聖彼得堡最古老的地標了。這要塞建立不久後就興建了這裡的第一座教堂: 彼得保羅大教堂。這黃色教堂前半部有個很高的金色尖頂,尖頂高達404英尺,頂部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是世界上最高的東正教教堂。大教堂於1919年被關閉,於1924年改為博物館。它目前仍然是正式的博物館,但是自2000年起已經恢復了宗教儀式。大教堂內保存了從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的幾乎所有的俄羅斯沙皇和皇后的遺骸,尼古拉二世一家於1998年7月安葬於此。

彼得保羅大教堂(Peter and Paul Cathedral)

The chapel of St. Catherine the martyr.(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一家族成員和僕人都葬在此)

第二站則是去看基督喋血大教堂(Church of the savior on the spilled blood)。 亞歷山大二世的馬車通過格里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扔進一枚手榴彈,皇帝出血嚴重,被送回到冬宮後幾小時後死亡。1883年,其子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亡父在此地點修建教堂。工程進展緩慢,直到1907年尼古拉二世在位時期才最終完成。

(基督喋血大教堂正面)                     (右圖是老美幫忙照個合照,非常無言)

 格里博耶多夫運河(Griboyedov Canal)

喋血大教堂的建築風格迥異於聖彼得堡的其他建築,該市主要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但喋血大教堂特意設計成中世紀俄羅斯建築,類似於17世紀的雅羅斯拉夫爾教堂和著名的莫斯科紅場的華西里·柏拉仁諾教堂 。教堂內有7500平方米的馬賽克 -超過世界上任何其它教堂。

(內部的壁畫和馬賽克)

為了在亞歷山大二世遇刺的確切地點設計了一個祭壇,暗殺發生現場的一段街道被封閉在教堂的牆內,而祭壇的裝飾以黃玉、琉璃和其他寶石為主。沙皇的血從簡單的鵝卵石中溢出,濺到地板上,與周圍與極為豐富的裝飾形成鮮明對照。

(亞歷山大二世遇刺的祭壇)

我最愛的還是這個教堂的外觀了,五顏六色的好似一棟美麗的城堡,這教堂讓我們不禁拍了無數張照片。 聖彼得堡幾乎整年都在下雨,一年只有不到六十天有出太陽,很幸運我們今天遇到了其中的一天。

1

(基督喋血大教被面)

 

(難得遇到大晴天好時機,盡情地拍了好多張)

 

(側面也不放過)

中午我們則是去吃傳統俄羅斯菜, 我們點了甜菜湯和俄式敦牛肉,  說實在話, 覺得不太好吃,  吃一次試試味道即可。

(中午吃了一家算是裝潢還不錯的道地俄羅斯小館)

(Borscht甜菜湯)           (Beef Stroganoff 俄式敦牛肉)

 這次Sandy颶風所幸沒有為麻州帶來太大災害,我們家是完全沒有停電,好多紐約和紐澤西的朋友到現在家裡還斷電, 生活很不方便, 希望電力公司加把勁, 趕緊復電吧。  我家汪汪原本星期一從台灣飛回美國, 因為坐華航從紐約轉波士頓, 受到機場關閉影響, 一直到禮拜四中午才飛回紐約, 而且華航居然只能安排到禮拜五從紐約飛往波士頓的班機,並且不提供住宿,說在機場等一天一夜沒什麼, 爛爆了!  紐約現在交通一片混亂,地鐵和鐵路都不通,所幸租車公司有開,汪汪直接從機場租車開回Boston已於禮拜四晚上平安回家,結論是華航爛透了, 好在我從來沒做過華航,我家愛省錢的汪汪這次也學乖了,省小錢吃大虧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nd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