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歐洲六月的天氣挺奇怪的,似乎是被火山爆發影響,我去的第一個禮拜每天都是都穿外套的濕冷的陰天,運氣不好還會下個雨, 跟08年六月歐洲行每天被豔陽曬死的經驗完全不同。 旅館服務人員也跟我們抱怨今年天氣異常, 六月的巴塞隆納ㄧ向是晴空萬里,沒想到今年太陽公公老是不肯出來見大家。

早上起床後優閒吃完早餐的第一個行程就是聖家堂( Sagrada Familia),我們搭乘了惡名昭彰的地鐵前往參觀, 話說從Lisbon飛來Barcelona途中旁邊坐了一位大陸碩士班研究生, 他們來Barcelona參加學術會議順路玩(對岸學校現在真是有錢到不得了,碩士研究生機票國家都可以出,汪汪感嘆在米國博士班學生都得很辛苦找錢還不見得有),他們整組人馬在Barcelona觀光了五天後, 同學們鳥獸散有人飛去羅馬有人去法國玩,而她選擇去馬德里一路玩到里斯本, 當天要回Barcelona與大家集合一起飛回上海。 我就隨口問問她對Barcelona的感想, 她說挺不錯的,比Lisbon好玩多了, 她挺後悔跑來Lisbon的。 然後我就問她對Barcelona治安的感想, 她說還可以啦, 她也聽到很多可怕的故事,不過他們花了一筆錢租車所以覺得還OK, 因為沒有人敢搭Barcelona的地鐵。 蝦咪,對岸研究生都不敢搭地鐵了,汪汪聽了一定會很害怕。 我們海島國家怎麼能輸對岸呢, 展現出勇敢冒險的精神吧!  果真搭了地鐵都沒事, 不懂他們在怕啥。(又離題了...)

回歸重點,聖家堂是巴塞隆納之寶,ㄧ開始由建築師Francesc del Villar設計,1882年開始動工,一年後Gaudí接手做這Project,把整個設計藍圖重新改過預計到2026年會完工。有人問Gaudí這教堂為什麼要蓋那麼久,他回了一句很妙的答案"My client is not in a hurry." Gaudí一生奉獻給這天主教堂,甚至到他死前幾年還搬入教堂住。 

聖家堂( Sagrada Familia)外觀

聖家堂是私人機購資助的,所以資金來自門票收入和私人捐獻,門票一人12歐元,真希望可以刻個我名字在一角,好歹我也算個donor。 

這個教堂有東、西、南三個立面分別是:這個教堂有東、西、南三個立面:東邊的誕生立面」(Nativity façade)、「受難立面」(Passion façade)和「榮耀立面」(Glory façade)。每個立面都會建有四座鐘塔,共計十二座,分別代表耶穌的十二宗徒。 除此之外,建築的中央另有六座高塔,其中四座代表聖經四福音書作者,一座代表聖母瑪利亞,一座代表耶穌基督。所以整個聖家堂的設計當中總共將建造十八座高塔。 目前三個立面已建好「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十八座高塔已建好「誕生立面」的四座鐘塔和「受難立面」的四座鐘塔,還差十座高塔。

 我們先從「受難立面」開始參觀,「受難立面」以基督的死亡為題,高第為了表現受難的痛苦,設計了有稜有角的現代線條,雕刻家Josep M. Subirachs按照高第留下的圖稿刻出了由最後的晚餐到基督被釘十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

受難立面」(Passion façade)

 接著我們就前往教堂內部參觀,教堂內由許多不規則樹根狀的柱子所稱起來,所有的玻璃到完工時將會是彩繪玻璃, 我們去的時候現場還在施工中,非常的吵。

(教堂內部)

接著我們去了誕生立面」。「誕生立面」以基督的誕生為題,牆上的雕塑展現了由童貞瑪利亞懷胎到基督長成的故事,因是歡迎慶祝基督誕生,以歡喜愉悅的雕塑為主。這立面在高地死後三年完工,是高地親身參最多的部分。

誕生立面(Nativity façade)

最後我們有排對坐電梯登頂(不想第一個行程就耗費太多體力),去看蘆筍頭狀的塔頂和螺旋狀的階梯。 嗯,原本這天要把整天行程寫完的,沒想到只寫了第一個行程,嗚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nd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